Alesis Vortex Wireless 2 测评:键盘手 C 位必备,姿势越帅声音越骚
作为键盘手,你在乐队里是不是最没存在感的那一个?
吉他手在台前疯狂甩头Solo,贝斯手扭着腰肢耍帅,鼓手光着膀子挥洒汗水……而你呢?你像个文员一样,被一堆键盘设备团团围住,淹没在舞台的角落里,灯光都懒得给你一个。观众看完演出,可能连你长啥样都没记住。
凭什么啊?! 咱弹的音符比谁都多,和声、旋律、铺底,哪样离得了咱?就因为咱被设备钉在原地,就活该当背景板吗?
我以前也这么认命了。直到最近,德国Bonedo网的一篇测评,测了一款叫Alesis Vortex Wireless 2的肩背键盘,让我萌生了想站C位的冲动。
说实话,一提到肩背键盘,总觉得这玩意儿有点土,但Bonedo编辑一句话就点醒我了,他说:你以为用Keytar的就是土?Herbie Hancock、Jan Hammer、George Duke这些爵士融合乐大神,哪个没用它在舞台上横行霸道过?
我一琢磨,还真是!它就是键盘手用来挣脱束缚、抢占C位的终极武器啊!
(以下为bonedo网测评精选)
第一印象:这玩意儿是给社恐键盘手的破冰神器
开箱第一眼,我就知道,这玩意儿跟低调两个字彻底绝缘。
通体乌黑锃亮,造型跟一把科幻电影里的激光枪似的,充满了攻击性和未来感。你把它往身上一背,都不用弹,光是往那一站,全场的目光就唰地一下全过来了。
只要你插上USB线或者装上4节AA电池,它身上那些打击垫和按钮,会亮起一圈幽幽的蓝色光芒。在舞台上,绝对是全场最亮的仔。
你背上它的那一刻,就等于向全场宣告:今天,老子是主角!
开箱配件:Alesis这次大方得不像自己
这把琴本体只有不到3公斤,背在身上毫无压力。包装里除了琴,还给了一条背带、一个用来固定线材的绑带,还有一个USB无线接收器。
对,你没看错,这玩意儿是无线的! 把那个小小的U盘一样的接收器插在电脑上,琴就能直接跟电脑隔空对话,再也不会被MIDI线绊倒了。
但真正让我惊掉下巴的,是它附送的软件大礼包。
我本来以为Alesis会跟以前一样抠抠搜搜,结果这次,它直接给你塞了五款牛逼的软件合成器插件,外加一个Ableton Live的宿主软件!
这五款插件里,有模拟经典合成器ARP 2600的Sonivox Timewarp 2600(光这一个单卖就得99刀!),还有AirMusicTech出品的四款创意插件:XPand!2、VacuumPro、Hybrid和LoomII。
你买的虽然是一把没有声音的MIDI键盘,但Alesis直接把音色给你配齐了。立刻拥有从钢琴、电钢到各种炸裂的合成器音色,直接开干!
就冲这软件大礼包,我觉得这琴的价格已经值回一半了。
控制器布局: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?
作为一把纯粹的MIDI控制器,Vortex Wireless 2身上布满了各种能让你搞事情的按钮和推子。
键盘下面,有8个带RGB背光的打击垫和8个推子。你可以用打击垫来触发鼓点或者采样,用推子来控制音量或者滤波。
琴颈部分,才是这把琴的精华所在。弯音轮、音量推子、一个长条形的触摸条(Ribbon Controller),还有几个用来切换键盘分区和功能的按钮,全都集中在这里。
但是,问题也来了。
评测小哥在实际弹奏后发现一个槽点:键盘下面的那8个推子和打击垫,在你背着琴弹的时候,用左手去操作其实非常别扭,有点够不着。你总不能弹到一半,让右手停下来去调推子吧?
所以,这部分控制器,更适合在编曲或者提前设置好参数的时候用。在现场表演时,你真正依赖的,还是左手能轻松掌控的琴颈区域。
接口:够用,但有个反人类的设计
接口区在琴的右侧,很简单:一个USB口,一个传统的五针MIDI Out口。
但Alesis居然把延音踏板(Sustain Pedal)接口给取消了!
虽然你可以通过琴颈上的按钮来实现延音,但那种感觉,跟用脚踩踏板比起来,差了十万八千里,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。
另外,它也取消了外接电源接口,只能用USB或者4节AA电池供电。不过好在它非常省电,续航能力很顶,现场演出倒是不用太担心。
实战体验:挂上背带,开始人来疯
好了,吐槽归吐槽,咱还是得把它背起来试试。
随琴附送的背带质量还行,但有点短。就算调到最长,琴还是挂得有点高,弹起来姿势有点像端着个冲锋枪,不够舒展。我估计换一根普通的吉他背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不过一旦你找到了舒服的姿势,那种感觉就来了。
琴颈上的控制器设计得确实很爽。那个长条形的触摸条(Ribbon Controller)是我的最爱,你可以把它设置成控制滤波、调制深度或者任何你想要的效果,手指在上面一滑,音色就能产生非常风骚的变化。
弯音轮的设计中规中矩,但测评小哥更喜欢Roland AX-Synth那种类似吉他摇把的设计,觉得那样更有吉他手的感觉。这个嘛,就纯属个人喜好了。
无线连接:即插即用,稳如老狗
无线功能必须给个大大的好评。
操作简单:把接收器插电脑上,打开琴的开关,完事儿了。电脑立刻就能识别,不需要装任何驱动。
在整个测试过程中,信号非常稳定,没有出现任何延迟或者断连的情况。你可以背着它在舞台上随便跑、随便跳,甚至冲到观众席里去,只要别离接收器太远,它就稳如老狗。(一般20米内不会有太大问题,除非有强干扰。)
体感控制:你的身体就是效果器!
这把琴藏着一个大杀器,也是它最人来疯的功能——加速度传感器。
说人话就是,它能感应到你把琴头抬得多高。
你把这个功能打开,然后通过后面的编辑软件设置一下,就能实现各种骚操作。比如,你可以把琴头抬起这个动作,设置成控制弯音(Pitch Bend)或者滤波器的截止频率(Filter Cutoff)。
这个时候弹一段酣畅淋漓的 Solo,到了最高潮的部分,猛地把琴头向上一甩,指向天空——瞬间,音高跟着你的动作一起飙升,或者滤波哇地一下完全打开,声音变得尖锐而有穿透力!
这不比你用手去拧那个小小的弯音轮要帅一万倍?
这个功能,就是在逼着你放开手脚,在舞台上尽情表演。它把你的身体动作和音乐表达死死地绑在了一起。你的姿势越夸张,你的声音就越风骚。这才是Keytar的精髓所在!
当然,如果你觉得这个功能太野,怕自己控制不好,琴颈上也有个Tilt按钮,可以一键关闭它,让你安安静静地当个美男子。
编辑软件:学霸模式和傻瓜模式
上一代的Vortex,设置控制器参数太难搞了。你得对着说明书,用各种Shift+某个琴键的组合键来操作,极其反人类。
好在Alesis这次终于学聪明了。
他们专门开发了一个叫Alesis Vortex Wireless 2 Preset Editor的电脑软件。这个软件界面非常直观,就是一把虚拟的Keytar,你想设置哪个按钮、哪个推子,直接用鼠标点一下,右边就会弹出设置菜单。
你可以轻松地给每个控制器分配不同的MIDI CC号、设置它们控制的数值范围(比如让一个推子只在0-80之间变化,而不是全范围的0-127),还能把设置好的参数存成预设,保存在电脑里或者直接传到琴里。
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,把复杂的MIDI设置,变成了一件像玩游戏一样简单的事情。
写在最后
Alesis Vortex Wireless 2是一把优点和缺点都极其鲜明的乐器。它不是一把面面俱到的水桶琴,而是一把为特定场景、特定人群打造的特种兵武器。
它可能不适合在录音棚里,也不适合在音乐厅里。但如果你想在现场演出中,把键盘从一种乐器变成一种道具,一种融合了音乐、视觉和身体表演的工具,那么,别犹豫了。
扛上这把枪,去抢回本该属于你的C位吧!
测评原文:
https://www.bonedo.de/artikel/alesis-vortex-wireless-2-test/
文章出处 https://www.cnkeyboard.com/bbs/forum.php
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.com